電影《誰可以這樣愛我/縫補靈魂的天使》影評,台灣演員吳可熙也有演!

縫補靈魂的天使影評

電影《誰可以這樣愛我/縫補靈魂的天使》預告

《誰可以這樣愛我/縫補靈魂的天使》影評與心得感想

〈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電影故事取材自《聖經》先知何西阿與妓女歌篾的故事,時間背景設在西元1850年左右、加州淘金熱的年代,女主角名叫「安琪」,從小被賣為妓女,在那裡她的生活充滿了嫖客、虐待和對更好事物的渴望。安琪在仇恨與自我厭惡中生存,直到遇到麥可之後,破碎的靈魂才找到救贖的希望。本電影是改編自改編自弗朗辛·里弗斯 1991 年的同名書籍,撇除在電影中安琪要得到救贖就只能透過麥可的愛的設定之外(〈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作品本來就有點是以基督教拯救救贖為出發點的),這方面是讓我覺得有點太過於把麥可給英雄化,不過〈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安琪〉整體來說透過角色的演技和情感的流露,能讓觀眾從頭到尾保持興趣想要看下去。

對於本身是基督教的觀眾可能會很喜歡電影中麥可成為安琪救世主這樣的設計,不過對於某些非基督教的觀眾來說,或許就會有些掙扎,因為電影中的麥可被營造成一個救世主,雖然結局裡最後一幕有證明安琪不需要一個男人來幫助她,不過大部分電影內容都將麥可這角色和《聖經》中的何西做最大的影射~在〈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劇情中,安琪這個角色整個角色弧線裡,就是要通往愛、自由和救贖的道路,可是這段路本來就不容易,因為這代表安琪必須要再次讓過去的創傷浮現於心中、面對它,然後克服它。

當然以電影的設計,這道路上就必須要有麥可這個角色存在,如果可以以,我反倒比較希望麥可是個引導的角色,但大部分都靠安琪自己去克服,這樣角色上的成長會比較平衡,而不是讓安琪沒了麥克就必須要一直悲慘下去的感覺,這基本上就是削弱了安琪本身的旅程,就像是在宣稱女人成功的唯一途徑是男人的感激之情。

〈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的場景確實重現淘金小鎮的外觀和氛圍,這是還不錯的設計,非常有年代帶入感。很顯然這電影是一個基於信仰的浪漫故事,旨在傳達即使在我們最黑暗的時期,仍然可以在無條件的愛中找到希望。儘管電影的節奏小小地有亂流,然而我並不在乎電影的改編比原作更沒有宗教的色彩,電影對基督教詞彙的使用比書籍要少得多,這樣的目的是可以讓電影符合更大中的口味和市場,這點的改變我是覺得還不錯。

【總結】《誰可以這樣愛我/縫補靈魂的天使》評價

〈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整體敘事手法方面不太穩定,這部電影似乎是希望成為一個基於信仰的故事,帶有一絲色情色彩,但同時又希望色情內容是健康的,其實有點矛盾,如果〈誰可以這樣愛我 / 縫補靈魂的天使〉重點是要表明上帝的愛具有治癒作用,那重點應該放在安琪信仰的發展上,讓她自己透過麥可的帶領在得到救贖才對。相反,電影卻是利用麥可的信仰來「拯救」她。雖然電影好看,不過在性別的平等上,我想導演應該要改變更適合現代的大環境比較好~

電影《誰可以這樣愛我/縫補靈魂的天使》影評